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宣钢分院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积极进行教改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5-28 点击:

宣钢分院通过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突出能力为本位,保证鲜明的专业特点和专业质量。

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新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应体现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宣钢分院在教学模式上积极由传统的学科型教学向新型的实践型教学转变,突出能力为本位,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达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职教培养目标。学校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来开发课程,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系统地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并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近年学校探索把学习、研究、生产结合为一体的“一体化模式”,生产和教学相结合 “产教结合模式”,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是职教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该中心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按照普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梯层”的课程结构模式,建立以素质培养、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三结合”的课程结构模式,以便夯实基础,精通专业,强化实践。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实践性,学校积极开展现代课程模式,特别是综合化课程模式的探索和实验。

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是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工作。该中心根据社会需求、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文化、新兴产业的发展等因素进行社会市场调研,科学论证,及时调整,使专业设置科学合理,具有市场前瞻性,缩小了职校培养周期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加强了专业现代化建设,形成了专业优势,办出了专业特色,通过重点骨干专业现代化建设来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发展,努力提高专业教育资源利用率和整体效益。

改革教学方法,加速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要围绕职业学校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对象的差异,突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学生学习掌握职业技能为重心,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媒体,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该中心着重改变“重教法,轻学法”、“重讲授,轻操作”、“重知识,轻实践”、“重单一技能,轻综合能力”的倾向,在理论上重视系统和综合,把代表职教特色的“专业技能教学”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重中之重,最终落脚在操作性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践上。在教学组织上由“班级固定教室、集体授议”向“实习车间”转变,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仅是组织者和协调人,体现“在课堂上流汗的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努力培养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关系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成绩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和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数量稳定的师资队伍,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关键。该中心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产业化能力,着力培养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鼓励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不断提高技能,并且要求教师转变职业教育观念,增强开拓进取意识,培养创新能力。